如果說到台灣財神信仰,主祀天官武財神的北港武德宮絕對是重中之重,武德宮自建廟以來不過數十年光陰,其分靈數量之多、香火之盛絕對在台灣財神信仰中執牛耳,在武德宮所出版的《內壇見聞‧天官武財神扶鸞濟世時錄》一書中,對於天官武財神的來歷有詳細記載。
北港武德宮主祀天官武財神,即趙公明,一說趙光明,道教稱為趙元帥。在許多的道教經典中,都記載武財神姓趙名朗,字公明,終南山人。秦朝時避兵災入山修道,功行圓滿,玉帝下旨召為神霄副帥,後晉升正一玄壇元帥,因此道教系統中大多稱之為趙元帥。趙元帥以黑虎為坐騎,手持銀鞭的形象十分鮮明,同時祂也是五瘟神中的「秋瘟」,負責在秋天時降下瘟疫。
北港武德宮在民國104年以扶鸞得到武財公以下三句降示:「吾乃山東日石化,本島開花佈回岸,終須有時合而一。」武財公自述為太陽所化,兩相對照之下,武財公神格崇高不言可喻,是自然界的先天大神。
北港武德宮以扶鸞為主,輔以道教文獻,兩相對照,側寫出老武財公的出身由來,試圖完整拼湊「趙公明簡史」。武德宮根據文獻,先做出趙公明為「日精托世」的立基點,「日精」即為太陽。
北港武德宮以兩本《典籍實錄》、《瑯琊金石輯註》為主要參考文獻,這兩本書都記載,古時天有十日,天下蒼生受日照之害所苦,後有神射手后羿射下九日,其中一顆被射下的太陽墜入人間,其後幻化為人,騎黑虎,執銀鞭,即為趙公明。
如今北港武德宮的分靈廟統稱「武德一脈」,從一開始天官武財神化身十三天尊,到現在香火遍布全台,絕非僥倖,而是武財公神威顯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