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,台灣也因為之前的破口導致現在全台上下仍處於緊張狀態,雖然目前疫情稍緩但仍不可鬆懈。若說到天官武財神趙公明,大多數人都會顯想到祂的主要職責為財神,但其實要送瘟除煞,也需要祂老人家出手相助。
在古文獻中,大規模且會致死傳染病都被統稱為瘟疫,古人認為瘟疫是天帝降下的懲罰,由瘟疫之神執行,因此提到「瘟神」二字是人人害怕,若翻開道教的神明系譜,就會發現天官武財神趙公明也有著「瘟神」的神格。
在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中有「五瘟使者」的條目記載,文中寫道:
昔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內,有五力士現於凌空三五丈,身披五色袍,各執一物。一人執杓子並罐子;一人持皮袋並劍;一人執扇;一人執鎚;一人執火壺。帝問太史居仁曰:「此何神?主何災福也?」張居仁奏曰:「此是五方力士,在天上為五鬼,在地為五瘟。名五瘟,春瘟張元伯、夏瘟劉元達、秋瘟趙公明、冬瘟鐘仕貴,總管中瘟史文業。如現之者,主國民有瘟之疾,此為天行時病也。」
白話翻譯如下:隋文帝年間,有五位穿著不同顏色衣服的力士飛在半空中,一人手持勺子與罐子,一人拿皮袋與劍,一人持扇,一人握槌,一人拿火壺。隋文帝詢問太史張居仁「這是哪五位神明?執掌什麼任務?」張居仁回答「這是五方力士,在天庭為五鬼,至人間則為瘟神,分掌春夏秋冬四季瘟疫,並有一位總管瘟疫的中瘟神。五位神明如出現在人間,則天下必有瘟疫。」
隋文帝又問道五瘟神佈下的瘟疫該如何消除,卻得到了無法消除的答案。而當年果然發生瘟疫,國內死傷慘重,隋文帝遂封五方瘟神為將軍,希望祂們能減緩瘟疫的散播,並立祠規定每年五月初五祭祀,希望能藉此平復瘟疫。
五瘟使者內的秋瘟使者趙公明,就是我們熟悉的天官武財神,在道教的神明系譜中,其實常出現同一人負責多種職能的情況,因此武財神與瘟神這兩個身分並不衝突,所以希望神明出手驅瘟,天官武財神是一位不可被忽略的神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