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被民間信仰視為土地公聖誕,許多人家與商家都會在這天祭拜土地公,祈求一家平安與財源廣進。不過在台灣的習俗中,土地公還有另一個聖誕日在農曆二月初二頭牙日,為什麼土地公會有兩個聖誕?
農曆二月初二是「頭牙」,是舊曆年第一次祭拜土地公的日子,因為正月初二和正月十六還在春節範圍之內,因此不特別祭拜土地公。據說這個習俗是古代漢文化軍隊祭拜軍旗而來,但實際情況尚未明朗。
舊曆從二月初二開始,每逢初二、十六,都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,由於二月初二是全年第一次祭拜土地公的日子,所以特別被重視。民間流傳的《福德正神真經》有記載「二月初二日是加昇,封為福德正神。」由此看來,二月初二是土地公被封神的日子。
另一個聖誕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,也是祭拜土地公的大日子,亦有人說是聖誕日。據說這是古代舉行「秋祭」的日子,在「秋祭」這天,上自天子,下自庶民,都要祭祀土地神與五穀之神。方才提到的《福德正神真經》也記載了「八月十五神壽誕,農家魚民都歡迎。」
現在台灣祭祀土地公有兩個大日子,無論是哪一天,都是感謝神界里長伯對我們的照顧,沒有對與錯的問題。一位神明有好幾個重要的日子需要慶祝是再正常不過的事,土地公這麼照顧我們,只要心存感謝的敬神,每一天都是適合拜神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