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八月二十二日是廣澤尊王的得道日,全台各地信仰郭聖王的信徒都在這幾天為其祝壽。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,廣澤尊王有兩個大日子,分別是二月廿二與八月廿二,也有信徒以「聖誕」、「得道」加以區別。

廣澤尊王得道日在農曆八月二十二。(圖/財神網攝)
廣澤尊王得道日在農曆八月二十二。(圖/財神網攝)

廣澤尊王本名郭忠福,文獻中亦可看見郭洪福、郭乾等記載,是唐朝一代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人。郭忠福於西元923年福建泉州南安出世,當時福建屬於王審知建立的「閩國」之境。

郭忠福出生時其家族已經沒落,祂的父親也在郭忠福七歲撒手人寰,此後郭忠福的母親帶著兒子相依為命,也因此小小年紀的郭忠福必須到附近的地主家幫忙放牧。郭忠福因緣際會之下受到風水師指點,得到好的風水寶地並終日修練,終於在十六歲那年得道成仙。

根據傳說,郭忠福得道升天時是以盤腿的姿勢緩緩飛天而去,郭忠福的母親得到消息趕到風水寶地,因不捨自己的兒子妃生而去,急忙之下拉住了郭忠福的左腳,這也是現在廣澤尊王金身左腳下垂的由來。雖然母親不捨,但良辰吉時已到,郭忠福仍升天而去。郭忠福在世時本來就奉母至孝,後來又比母親早離開,因此有許多信眾認為祂最放不下的就是母親,在往後的日子裡郭聖王也不斷地以各種方式告知信徒們要重視孝道。廣澤尊王經典《廣澤尊王覺世真經》內,「孝子」、「孝道」、「忠孝」等字句不斷出現,許多人在講述郭聖王的故事時也都會記得祂孝順之事。

廣澤尊王形象勇猛無比,行事作風果斷,台灣眾神若有一個武力值排行榜,廣澤尊王肯定名列前茅。同時祂也是知名孝子,成神之後仍不忘祭祖掃墓,每三年一次的「封塋祭祖」名流史冊,因此又被稱為「大孝成神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