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天大聖在台灣的眾多信仰中是一位有趣的神明,有許多人第一次看見這個聖號會以為祂與齊天大聖有什麼關係,其實這兩位神明除了聖號相近,其餘在形象與職能上都大不相同。

飛天大聖是知名醫神。(圖/財神網攝)
飛天大聖是知名醫神。(圖/財神網攝)

現在若說到萬華的代表神明,許多人都會想到青山宮靈安尊王,但其實現在的萬華區是併入雙園區的結果,其實北萬華的信仰以青山宮為主,舊名加蚋的南萬華則主要信仰飛天大聖,知名的廟宇有廣照宮與天德宮。

目前在廣照宮所供奉的飛天大聖金身看起來頗為嚴肅,其實祂在還沒得道升天之前是一位愛護百姓的地方官員兼醫生,俗姓張,但名號並沒有留下來,因此也有人尊稱祂為張聖者,或是張主簿,因為祂飛升前擔任的官職是縣衙主簿。

張聖者活躍的年代是北宋,祂任職的泉州發生瘟疫與飢荒,當時有一位醫術已經通神的醫生在此濟世,張聖者受這位醫生的精神所感,遂棄官追隨這位醫生濟世並修行。張聖者跟隨著醫生正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極為強大的保生大帝吳夲。

張聖者的聖號飛天大聖由來,據說與祂有「神足通」的神通有關,張聖者以此神通可以日行千里,行走如飛,一日內來往各地醫治苦難百姓,因而有了「飛天大聖」的稱號。

由此記載來看,張聖者該是肉身成聖,進而獲得飛天大聖的稱號,但若翻閱道教經典,會看到一些有趣的記載,《高上玉皇本行集經》、《靈寶自然九天生神三寶大有金書》都寫到,在元始天尊身旁協侍的神明分別是飛天大聖與無極神王,若由此脈絡推論,飛天大聖實為先天神明,之後降生為張聖者濟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