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早時期台灣以農業為主,是個標準看天吃飯的寶地,為了瞭解二十四節氣以及一整年的重要日子,農民曆就成了每一家都必備的生活寶典,除了節氣之外,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資訊。

農民曆是先民的生活小百科。(圖/財神網攝)
農民曆是先民的生活小百科。(圖/財神網攝)

在書店或便利商店都可以看到好幾本農民曆,掛著不同的命理專家的名字而且都不便宜。然而獲得農民曆根本不用錢,有許多廟都可以免費拿取,香火旺盛的大廟還有自己排定的農民曆。

農民曆最基本的是一整年所有日子的吉凶宜忌、生肖運程,如果沒有這些就不算一本農民曆。艱深一點的還有沖煞方位、胎神方位、喜神方位,有時再配上奇門遁甲的術語,讓人感覺在讀天書。但這些過於專業的我們不必深究,只要看的懂二十四節氣、每日宜忌何事即可。

農民曆的資訊是長久以來不斷累積而成,所以除了上面說的全年吉凶之外,還會有「黃帝地母經」預言當年的農事耕作、春牛圖等資訊。書中會有一張「太歲符」,教你在家安太歲的方法與符咒,不必到大廟排隊就可以自己在家安太歲。

其中最有趣的當屬這張「食物相剋中毒圖表」,若你無意間吃了某兩種食物就可能會中毒、身體會產生哪些症狀,這時候需要哪些東西來解毒,其中雞屎白與地漿水就佔了很大一部份,這是因為古早時期醫藥不發達而產生的先民食物中毒自救小百科,但有沒有效就是每個人見仁見智。

常見的還有「燒香預測禍福圖解」,讓你知道如果拜祖先的香燒成怎麼樣代表什麼會發生事;也有八字輕重的算法;姓名筆畫吉凶;時代進步,現在連西方的星座運勢與血型人格預測都寫進農民曆,可以看做是文化融合的象徵。這本不斷進步的生活小百科,除了與台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,也可從中一窺先民在古早時期的生活軌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