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民曆在台灣的民間扮演重要的角色,書中記載重要的民俗節慶以及神明聖誕,同時也記載著各種吉凶日,麒麟日、鳳凰日,都是吉祥的好日子,但也有刀砧日這種看起來似乎有點可怕的日子。
刀砧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菜刀以及砧板,是家家戶戶都必備的廚具,如果從字面上來解釋,可能會誤解成適合下廚做菜的日子,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。
刀砧日的日子是有規則的,春天的亥日子日、夏天的寅日卯日、秋天的巳日午日、冬天的申日酉日,因此在擇日學的刀砧日口訣是「春逢亥子是刀砧,夏值寅卯定煞眞,秋月巳午無差錯,冬歸申酉血光身」。
較為說法認為,刀砧日這天不可動刀,舉凡伐木、蓋房、做新衣、針灸、動手術,各種會用到刀具的事都不宜進行,因為刀砧主兵禍、血光,如果在這一天動刀可能帶來血光之災,若是開刀動手術則可能會有不預期的傷害。更誇張的說法則認為只要是刀砧日則所有吉事通通不宜。
然而有另外一種說法,認為刀砧日意指「禁用刀砧」,就是當天不要使用菜刀、屠刀,而且只限定於屠宰業者,更精細的解釋就是會同時使用到刀與砧板兩個工具謀生的人,例如市場內的魚販、肉販,因為刀砧日除了禁止見血光,也不可殺生。同時也認為現在民間流傳刀砧日不可開刀動手術並不正確,因為醫生動刀是救人,而非殺生。
台灣人的生活大多離不開農民曆,但是科技時代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完全照著農民曆過日子,雖然前人留下的智慧值得研究,但大多數的情況下農民曆僅供參考。農民曆是通書的極簡化版本,若真的要擇日,單憑一本農民曆絕對不夠。農民曆固然有趣,但如果完全按照書中指示去做,也必然會發生許多困擾